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10-30 20:29:04
在非洲裤腰带的位置,有一个盛产咖啡和可可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科特迪瓦。这个西非国家,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象牙海岸。
10年前,大概有八、九家中国有点规模的企业在科特迪瓦:除了中兴华为这对欢喜冤家,就是中国路桥、中成套、中海外等嗅觉灵敏不挑食的国企。在往后的十年里,中国企业就迅速增长到近50余家:从捕鱼的,到挖矿的,从搬砖的,到卖药的,几乎覆盖了这个两千万人口国家的衣食住行。
中国元素,已经成了科特迪瓦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
然而,即便这样,中国这些企业如果和另外一个国家在科特迪瓦的势力比起来,捆在一起都不够人家的一个零头。哪个国家这么屌?答案就是科特迪瓦的前宗主国 - 法国。
截至到2015年底,法国在科特迪瓦将近650家企业,这六百多家企业的产值加在一起,超过了这个国家 GDP 的三分之一!科特迪瓦全国最大的十家企业里面,竟然有一大半是法国公司:
和在科特迪瓦挣辛苦钱的中国企业相比,法国势力在科特迪瓦干的都是包赚不赔的垄断行业: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电力和水为代表的公用事业、以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业,深深的扎根在科特迪瓦国民经济的血脉之中。而除了无所不在的经济把控,法国这个严父慈母,还把这个早在1960年就名义上实现独立的国家,硬生生变成自己后花园里一块能挤出金币的泥巴。
法国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一 军事
根据榕晨(公众号:满天乌云雷轰轰)的资料,我们可以先看两张谷歌地图:
上面这张是位于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全国最大的机场,而我们往下看就会发现仅仅在机场不到2公里的距离(靠海一侧),有一个地方叫:French 43rd BIMA? 这是什么鬼?BIMA是海军陆战队的缩写,那 French 43rd BIMA,顾名思义就是法国第43陆战编队。
下面这张图还是阿比让,红色圈出来的那一块是 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总部,这个总部位于首都的制高点,而他们山脚下就是科特迪瓦的总统府和各大部委,山上撒泡尿,山下都能闻到骚。而这里的联合国部队,则绝对以法国人为主。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最重要的地点:机场与制高点,都在法国军队的重兵之下时,这个国家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对法国人俯首帖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更何况还是极度危险的特种部队!当年清朝,软再怂,再任人鱼肉,也不能容忍故宫后面的景山上被外国人架着几门大炮的场景吧。
二 政治
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科特迪瓦几乎每一位总统都是法国人的亲儿子或者干儿子。
1. 科特迪瓦独立之父,博瓦尼,是在整个欧洲,唯一一位做过正部长的黑人,而且是在法国做过多个部委的部长。没有在法国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双方多年从内到外的了解,法国爸爸是不可能这么轻易让这个法语西非最富饶的国家轻易独立,更不可能让一个不受自己控制的、曾经当过高级干部的人来担任这个新生国家的总统。
博瓦尼访问美国
(那时的肯尼迪和杰奎琳真是一对璧人)
博瓦尼在科特迪瓦执政30年,外号“非洲老佛爷”:1990年驾崩的时候,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执政时间最长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古巴的卡斯特罗和朝鲜的金日成。
2. 科特迪瓦第二任总统柯南,是法国留学生,后担任 IMF 的高级官员(看看 IMF的几任总裁,就知道 IMF 里法国的势力是多么大了);1999年被政变推翻后,没事儿就往法国去哭诉,一副回娘家的节奏。
3. 第三任总统 Bedie,是个泥腿子出身的军人,和法国一点儿边都不沾。所以,他的下场是,在当任一年后,莫名其妙的连同其老婆被人从家里抓出来毙掉了。
4. 第四任总统贾博,是个历史学家,不但博士是从法国读的,而且其政治生涯都是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开始的。只可惜,历史学家总是知道的太多,又不安分,后来被法国特种兵和科特迪瓦现任总统的部队,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给抓起来,送到欧洲的国际法庭蹲监狱去了。
5. 现任的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那可是法国的亲儿子。
虽然学不是法国上的,但人家可是 IMF 的 Managing Director, 而且娶了个法国老婆,婚礼还是在法国举行的!据说,俩人结婚时,法国前总统(当时还只是个市长)萨科齐就是主持人。
科特迪瓦从建国起,五十多年来出了五个总统,除了一个因为和法国没啥关系被很快弄死了之外,其余四个都是千丝万缕的关联。当我们中资企业还想通过当地什么部长的小舅子、副总理的二嫂子拿项目时,人家连总统都直接攥在手里拿捏,这种玩弄一个国家元首于股掌之上的手段,我们得向法国人学习!
三 经济
650家法国公司,构建了科特迪瓦民族经济的牢笼。根据榕晨的资料,科特迪瓦全国电力公司CIE,法国人控股;全国自来水公司SODECI,法国人控股;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公司Orange,中文叫做法国电信;全国最大的物流运输公司Bolloré,法国公司;全国最大的基建公司Bouygues,法国公司;全国最大的石油公司Total,法国公司;全国最大的饮料公司Solibra,法国公司;全国最大的可可豆公司SACO,法国和比利时合资公司。如果放在中国,这就类似国家电网,中移动,中建,中石油,中粮,甚至中国银行都是外国人的一样!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布依格 (Bouygues),这是 ENR里很有名的法国承包商 (同时也是科特迪瓦最大的承包商),布依格的老板,小布依格,跟萨科齐那是法国媒体公开的好基友。而布依格之所以能在科特迪瓦以极高的造价拿到大量政府项目,靠的是什么?我们就看破不说破了。
中间这哥们就是布依格掌门人:
马丁 布依格
然而,法国人绝不仅仅满足只控制当地的产业和支柱行业。他们对科特迪瓦真正敲骨吸髓的控制,是直接控制科特迪瓦以及法属西非和中非十几个国家的货币体系。
我们先来看张图
以下红色区域国家(中非六国)和绿色区域国家(西非八国,含科特迪瓦),均没有自己的货币,而是用一种叫中非/西非法郎的统一货币。
而负责发行中非/西非法郎的机构,则分别是法国人掌控的中非/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啥意思呢?就是法国在这俩地方,为这十四个国家,弄了俩央行,然后发行统一的货币。然后这两种货币再和法郎(欧元)挂钩,汇率固定。
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铸币税是多么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比牛逼的剥削。美国人靠发行世界通用的美元,来薅全世界的羊毛;法国人搞不了这么大阵帐,就在非洲14个国家搞自己的区域货币,而且搞的不单单是交易或结算货币,而是法定货币!
按规定,为了使用中非/西非法郎,这14个国家每年都必须把所吸收存款的50%(2005年之前是65%) 作为准备金存入法国国库。
四 文化与形象
在海外扩张方面,法国人比英国人、比荷兰人、比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做的更好的地方就是把法式装逼在国外发挥的淋漓极致,处处都要彰显法国文化/法国气质的高逼格和不同凡响。
这一点,法国人不但在当年诺曼征服英国的时候把英国人洗了脑 (英国宫廷和上流社会一度以说法语过法式生活为荣,以说英语为耻),还成功的给所有殖民地国家人民,以及如今中国的大量屌丝、和迫不及待要交智商税的文青和土豪洗了脑。
法国所有的目的就是一个:打造高大上的法国形象,让被控制的国家的人民膜拜,向往,追求。经过多维度的吹拉弹唱,法语/法国文化/法国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被殖民地国家的一种基因,法国也由此成为这些被控制国家人民内心和精神世界的第一祖国。这一点,法国成功了。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培养了一批崇法媚兰西的死忠粉。有了这些粉丝,法国企业干什么不都信手拈来?!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在海外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中国文化与形象的反面教科书!!! 我们不但没能打造一个让外国(亚非拉)人民向往的生活方式,反而处处营造一种让人不向往、不喜欢、不膜拜的格调:褶皱的衬衫,糟糕的个人卫生,官话连篇的宣传文案,红酒当水喝的暴殄,没有生活也没有性生活的工作方式......
这样下去,我们在国外干的项目越多,离一带一路的目标就越远。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公开承认:如果没有非洲,法国就会沦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法国,能有如今的国际地位,绝离不开至今仍在滋养它的非洲后花园。而从一个科特迪瓦,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从上到下,由内至外,软硬兼施的控制一个本应主权独立却沦为鱼肉的非洲富饶国家。直至今日,二十一世纪!
中国的一带一路,走的是合作共赢道路。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将让很多落后国家独立自强;然而,这并不是所有其他国家希望看到的。尤其在非洲这片热土,我们必将与像法国这样既得利益者发生各个层面的冲突: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舆论宣传,甚至是军事上或明或暗的较量。这其中的复杂程度和凶险程度,远比建一个工程,搞一单贸易,做一个投资并购要高的多的多的多!
以下两张图
送给所有一带一路同仁共勉
Edielooer, Be Prepared!
本月热文:窗口公司的生与死之危险信号
推荐阅读:驻外前VS驻外后,你发生了哪些不可思议的改变?
一带一路内参现开放企业免费专访和宣传推广,传播优秀对外承包商的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如有需求,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或拨打客服热线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带路帮论坛》
标签:工程造价是干啥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